首页 > 学术会议 >

第七届CAAE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大会


历时两天半,备受瞩目的“第七届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大会”于10月25日圆满落幕。本届论坛于南京召开,国内外众多癫痫领域权威专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精彩的学术交流与分享,助推中国脑电图和癫痫专业在5G与大数据时代创新发展。


本届大会亮点纷呈、高潮迭起,除了主会场还安排了多个分会场及学术专场,会议内容涵盖癫痫脑电图与电生理学、癫痫基因组学、药物治疗进展、遗传、免疫和代谢性癫痫,重症监测及新生儿脑电图、癫痫术前评估和术中监测、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此外还有学术辩论以及病例讨论等环节。大会邀请国内外癫痫领域著名专家和活跃在临床一线的优秀中青年专家,通过学术主题演讲、专题报告、病例讨论等形式,分享了癫痫和脑电图的研究成果、深入见解和最新动向。


1607410915588877.jpg


1607410936520159.jpg


以下将呈现本次会议的学术内容精彩合集,共同回顾本届大会的核心亮点。


聚焦大脑可塑性,倾听院士级深度剖析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院士,以“大脑可塑性与脑疾病”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在内在或外在因素影响下,转变到另一个构造态或功能态,这种特性是保持内稳态的人体其它组织器官不具备的,也是神经网络与神经环路最重要的一种特性。


神经可塑性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正常的可塑性是人类日常学习与记忆、认知行为的基础;可塑性失常表现为智障、自闭症、精神分裂等各种发育性脑疾病;适应性可塑性一般出现于创伤后引起的神经联接重构;危害性可塑性常常与成瘾、慢性痛、非基因性的精神类疾病相关相关。


可塑性是大脑认知功能的基础,也与多种脑疾病存在明显关联,因此深入了解可塑性对研究脑疾病至关重要。蒲院士表示,近年来国内外围绕神经环路的可塑性,已开展大量有价值的研究。例如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由于严重的脑部损伤而失去了沟通能力并陷入昏迷状态,严重者成为植物人,因此评估无反应患者的意识和认知能力是临床上的主要问题,这也是认知神经科学的挑战。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于202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EEG基于语言范式和计算大脑动态变化规律评估意识水平检测,可实现对单个昏迷患者的精准预测,患者3个月后康复预测准确率由47%显著提高至87%,对临床诊疗具有较好的价值。


1606994783319728.jpg

图1. 蒲慕明院士作报告



资深专家视角,深度了解不同癫痫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吴逊教授的报告以“假性颞叶癫痫”为主题。他指出,假性颞叶癫痫(PTLE)发作源区虽在颞叶以外,但症状和脑电图表现均与颞叶癫痫这一临床常见的成人部分性发作类型相似,文献报告发生率约为5-10%,因此临床中并不少见。


吴逊教授表示,PTLE的诊断较为困难,需要仔细分析发作时临床症状,尤其是发作先兆和其它症状,例如表现类似颞叶癫痫的患者,多次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应考虑PTLE的可能。PTLE患者MRI颞叶以外常见异常,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对确诊必不可少。PTLE多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同时手术切除癫痫源区(EZ)和症状区(SZ)可能疗效较好。


1606994876381077.jpg

图2. 吴逊教授进行报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晓燕教授以“致痫性皮质发育畸形 - 自主性癫痫 or 网络性癫痫”为主题作报告。刘教授表示,致痫性皮质发育畸形(MCD)是儿童癫痫的常见病因,MCD相关癫痫建立在异常结构-功能网络上,细胞水平层面的致病基因突变,决定了神经元是否具有自主致痫性,虽然单个神经元放电不足以癫痫发作,需要募集不同范围致痫网络的参与,但在MCD的致痫性网络内,细胞水平的自主性改变不仅会影响致痫机制,还会影响外科治疗策略,对以细胞自主性改变为基础的局灶性皮质不良(FCD)II型及半侧巨脑畸形(HME),主要根据MRI检查发现的结构性病变确定致痫区;而对以非细胞自主性改变为主的灰质异位或多小脑回,需要SEEG勾画致痫网络,确定起始区和合理切除范围。刘教授还强调,很多更加复杂的MCD类型及其致痫机制,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1606994968102947.jpg

图3. 刘晓燕教授作报告



创新深度,利用脑电图,助力临床癫痫诊断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周水珍教授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的诊断与自动量分析”为题作报告。周教授指出,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多见于儿童患者,临床中的发生率报告从0.2%-7%不等,具体认知障碍表现和诊断方法是临床关注重点,患儿慢波睡眠期脑电图棘慢波指数≥85%即可确立诊断,因此可借助自动定量分析实现快速诊断和随访。


周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开展的一项ESES诊断自动定量分析研究,该研究基于形态学运算的方法,提取脑电图波形特征并识别棘慢波,总结波形判断规则,从而实现对ESES脑电的自动定量分析,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假阳性率低,已接近人工分析水平,未来在ESES诊断和患者预后评价中有很大潜力。



1607411057346426.jpg

图4. 周水珍教授作报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晓蓉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浅析癫痫致病基因与脑电图异常的相关性”。刘教授指出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癫痫致病基因不断被发现,截至2019年被确认的癫痫致病基因已超过140个,癫痫相关基因则超过1000个。许多致病基因都会体现特征性脑电图表现,同一种表现可能对应多个致病基因,同一基因异常也可能有不同的EEG表现,这种对应关系存在高度异质性,有待研究进一步明确。


癫痫患者的EEG改变,受到致病基因表达部位、年龄、基因功能、调控基因等许多因素影响,目前临床研究也面临诸多困境。但现有研究显示,与某一个时间节点的EEG异常相比,患者EEG演变过程与基因异常的相关性更强,对临床诊断更具提示价值。



1607411251738585.jpg

图5. 刘晓蓉教授作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邵晓秋教授以“头皮脑电图对MRI阴性难治性局灶性癫痫的定位价值”为主题作报告。邵教授指出,MRI阴性癫痫占难治性癫痫的16-42.8%,是导致延迟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且由于许多MRI阴性患者未进入术前评估流程,这一数字可能仍属低估。通过对头皮VEEG特征的关注,可以使一部分患者的治疗时机前移。


邵教授介绍了对北京天坛医院癫痫中心及天坛-丰台医疗联盟癫痫中心,共125例MRI阴性并行切除性手术癫痫患者的临床及头皮VEEG特征总结,FCD是患者最常见的术后病理发现,但发作间期和发作期EEG仍可发现多种特征性模式,从而为致痫区定位、发现隐匿性病变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由于与FCD有关的放电模式具有低波幅,高频率的特征,EEG记录参数设置应恰当合理,避免遗漏,关注放电模式有助于使患者更早接受治疗并获益。



1607411318545198.jpg

图6. 邵晓秋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蔡立新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儿童脑皮质发育障碍致痫病灶的头皮脑电图特点”。蔡教授指出,脑皮质发育障碍不仅是成人患者第三常见的病因,还是18岁以下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最常见病因,约占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的40%、外科切除中的25-100%,不同原因的脑皮质发育障碍在脑电图表现上有一定特点及差异,因此准确分析患者脑电图特点对临床诊疗有着重要意义。



蔡教授介绍了所在医院单中心184例术后证实为脑皮质发育障碍儿童患者的脑电图特点, 患者癫痫发作类型以局灶性为主,但患者头皮脑电图在范围分布和波形上均种类繁多,如发作期包括局灶性、广泛性、局灶+广泛性等情况,其中约60%为局灶性放电,发作间期局灶性放电约占75%,但同样存在多种类型,因此与成人患者脑电图特点存在明显区别,致痫灶定位也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临床探索明确不同MCD类型的电临床规律。



1607411362850254.jpg

图7. 蔡立新教授作报告




指引临床决策,解读脑电图中的线索


会议特别邀请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Jean Gotman教授,以线上的方式就“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电活动是否可以指导手术切除”为题作报告。Gotman教授表示癫痫手术治疗的长期预后目前仍不够理想,患者手术后5年内无再发率约为50-60%,预后难以提高与传统脑电图检测能力有限,仅能记录极小范围的皮质区域,无法真正判定癫痫起始并提示癫痫源区有关,因此需要更好的分析方法指导精准手术切除。


随着脑电图检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一些最新研究针对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电活动,提出寻找癫痫源区新的生物标记,如发作期快速涟波(Fast ripples)、发作间期棘波等。Gotman教授介绍了两项2020年其团队的最新研究,第一项研究使用SEEG记录患者一整夜的发作期快速涟波状况,评价快速涟波切除率,对癫痫手术预后的准确性可达81%,第二项研究则以发作间期棘波减少70%为阈值,对手术预后预测的特异性达93%,敏感性为85%。



1607411388397834.png

图8. Jean Gotman教授以网络连线的方式作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王玉平教授以“电诊断助力电治疗控制癫痫发作”为主题作报告。王教授在报告开头表示,手术切除目前仍是药物难治性癫痫主要的治疗方式,但部分患者的长期预后不理想,需要接受神经电刺激等电治疗,已在临床使用的癫痫电治疗包括经颅磁刺激(TMS)、脑深部电磁刺激、周围神经刺激(VNS)等。


电诊断在多个方面对电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指引治疗模式、方案、靶点、参数等,近年来大量新技术迅速进入临床,从治疗新技术、诊疗观念、不同科室合作等多方面对临床实践提出了挑战。王教授表示,脑电图工作者必须重视电诊断的指导意义,实现诊断治疗的紧密结合。


1607411421766959.jpg

图9. 王玉平教授作报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黄为民教授以“早产儿开展脑功能监测的临床意义”为题作报告。黄教授指出,早产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其中就包括较高脑损伤率导致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风险,早产儿胎龄越小风险越高,既往主要使用头颅B超/MRI及脑损伤标志物评估新生儿脑损伤,但近年来动态脑电图(aEEG)开始应用于早产儿诊疗,aEEG可同时了解脑形态学、功能学改变,有望尽早做出诊断、判断预后、协助治疗。


黄教授结合多例临床真实病例,分享了aEEG在早产儿临床使用的优势:aEEG结果更易判读,可提高阅图效率、容易被临床医师接受,且早产儿脑损伤后有特征性脑电图改变,如急性期惊厥发作表现为特征性缺口样变化等,因此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对脑损伤患儿的诊疗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其中长时间床边检测可准确发现惊厥发作等隐匿性问题,aEEG还可作为判断脑损伤患儿预后和进行监护的重要工具。



1607411448154904.jpg

图10. 黄为民教授作报告



脑电图临床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江文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神经重症病房脑电图监护:困惑与出路”。江教授首先介绍了一例真实案例,患者执行军事任务时摔伤左侧大腿,随后因“有癫痫样发作表现,指脉氧下降”抢救后收入神经内科ICU(NICU),结合患者左侧股骨干骨折病史及MRI提示颅内多发微出血,诊断为脂肪栓塞综合征,入院72小时背景及睡眠期EEG检测提示有脑电反应性,治疗团队以此成功预测患者苏醒。



EEG监测在NICU除可辅助癫痫及其它脑部疾病诊断外,还对诊疗和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如指导癫痫难治状态治疗,评价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等,2019年一项美国大样本研究还显示,持续EEG监测与患者死亡率下降存在相关性。为进一步推广和规范化NICU中的脑电监护使用,江教授建议应通过对医护培训提升EEG监测水平,并严格遵守指南适应状况,避免EEG监测的使用不足或过度使用。


1607411480343331.jpg

图11. 江文教授作报告


会议特邀耶鲁大学医学院Lawrence J. Hirsch教授,通过线上方式作“急危重病人连续脑电图监测”的报告。Hirsch教授结合一例真实病例指出,ICU患者的癫痫发作50%以上属非惊厥性癫痫发作,通过持续EEG监测才可发现并进行治疗。近期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用第一小时EEG监测计算2HELPS2B评分,可预测癫痫风险并指导持续EEG监测的时长,还有研究提示可进一步缩短持续EEG监测时间至30分钟。


已有大量研究证据显示,发生非惊厥性癫痫发作或其它类型癫痫,与重症患者脑部损伤,短期和长期预后更差有关,因此可通过持续EEG监测,及时解读监测结果并指导抗痫药物使用,但也应避免过度诊疗或频繁打断ICU中的EEG监测。Hirsch教授还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介绍,新冠重症患者同样存在非惊厥性癫痫发作风险,具体发生率有待进一步收集数据,而非惊厥性癫痫发作与患者死亡率更高有关。


1607411509769309.png

图12. Lawrence J. Hirsch教授作报告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的周文静教授带来了“脑电图电子报告系统的应用与展望”的报告。周教授指出,由于国内外尚无统一的EEG报告格式,不同医师对同一份EEG报告的理解或表达不同,报告方式、报告经验和描述术语存在差异等原因,不同单位的EEG报告难以互相参考,患者往往需重复复查。电子报告系统有助于EEG报告规范化,便于病情交流和分析。



周教授介绍,“EEG电子报告系统”由中抗脑电图分会和华科精准公司历时两年联合研发。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从2019年8月开始试用EEG电子报告系统,2019年10月进入全面使用阶段,迄今共出具超过4000份报告,医师和技术员从传统报告模式转变为使用电子报告适应快,一般只需1-2个月。电子报告系统还可生成各种研究所需的统计资料,如EEG结果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等。未来在建立多方面数据库,提升数据处理的准确性等进步基础上,临床诊疗可真正借助EEG电子报告系统,进入癫痫大数据时代。


1607411550114273.jpg

图13. 周文静教授作报告




大会优秀论文报告、优中选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爽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子怡教授是本届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



王爽教授的题目是“涉及中央区的儿童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分析”。王教授介绍,儿童期涉及中央区初级运动皮质的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具有挑战性,既往相关研究少、样本量小,本次研究对该类病例的临床特点、神经电生理监测应用和患儿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共入组91例病例,是迄今样本量最大的单中心研究。


入组患儿中54例(59.3%)有中央区发作的症状学特点,EEG监测结果显示发作期Rolandic区起始/非起始分别占52.7%和46.2%,因此难以对电-临床特征准确定位。MRI和PET检查多数可见涉及中央区的结构性病变,病变范围代谢减低,以上两项发现及存在发作间期局灶性Rolandic区放电,是影响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


88例患儿术中完成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术中CMAP稳定性对预测NPMD发生的准确率高。随访24个月时患儿无发作比例(Engel I级)达83.7%,提示IONM可有效保护运动功能,并尽可能充分切除致痫皮质,显著提高术后无发作率。


1607411572203995.jpg

图14. 王爽教授作报告


陈子怡教授则报告了“小棘波的临床意义:癫痫监测单元的909例患者回顾性研究”。陈教授介绍小棘波(SSS)既往又名良性散发性睡眠期棘波(BSSS),多见于30-60岁成年人,在癫痫患者中的临床病理意义一直以来存在争议,因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成人癫痫监测单元入院的909例患者,对SSS的发生率、与癫痫的关系和在癫痫定侧、定位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索。


入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9.9±15.3岁,有542例出院诊断为癫痫,其中局灶性癫痫占89.9%。患者中共110例为SSS阳性(12.1%),其中101例诊断为癫痫(91.8%),局灶性癫痫占94例(85.5%),两项比例均显著高于SSS阴性组(55.2%/49.2%,P值均<0.01),计算sss与癫痫的相关性or值可达9.1(校正后达9.5),使用sss判断癫痫的敏感性为18.6%,特异性为97.5%。



存在SSS的癫痫患者平均年龄为26.4±16.3岁,较SSS阴性患者更年轻(P<0.01),其它基线特征均未达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患者SSS的波形特征表现为病理性(PSSS)的升支陡峭、降支稍缓,多为单侧出现,连续监测中第1-3天的SSS出现率最高,其中第1天可达到36.2%,前三天累计可达近80%, 其出现率与痫性放电的频率正相关(OR=1.9),也与颞叶癫痫的痫性放电位置相关,有助于癫痫的定侧、定位。



1607411597519926.png

图15. 陈子怡教授作报告


本届CAAE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大会虽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仍有9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癫痫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出席会议,利用线下和线上同步召开的优势,使学术交流进行的更加广泛深入。期待在未来的癫痫领域大会中,各路精英能再度齐聚,共享学术盛况。



完整会议演讲视频请访问CAAE会员系统,在“会员视频“中查看。


登录地址:

http://member.caae.org.cn/yudeng/login.html?memtype=11

(本视频回放仅对中国抗癫痫协会注册会员开放)




  中国抗癫痫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42652号-1    office@caae.org.cn